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本站导航
上海移动
上海联通
上海电信
网站服务
 
热门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微信收费”七个问题

2013-04-07 10:12:55 来自: 虎嗅网

微信收费现已被传得如火如荼,可是,微信想要实施收费方针还面对着七大疑问。

第一、向谁收费?这个要害疑问被混杂了

最重要的疑问,其实不是收费,而是向谁收费,但是,这个疑问却诡异地被混杂了。

这明显是一件犯公愤的工作,更何况,微信用户现已超越3亿!毫无悬念地,骂声漫山遍野,运营商灰头土脸。

但真实的状况是,此前关联各方争辩的,仅仅运营商要不要向腾讯收费,并未有一点点触及用户。

这是由于,一切人都晓得,在中国当时的网络环境中,没有谁会傻到向一切用户直接收费,就像腾讯QQ,这么多年没有直接收费,相同能够获利。只需有了用户,有的是挣钱的方法。更不必说,傻到去逼腾讯向用户收费。

但无论怎样,当3亿用户的权益被裹胁进入这个漩涡时,整个事情的性质就现已发生了改动。

第二、中国移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中国移动个人说,是网络越来越堵了。

好吧,这个坑爹的说法咱们能够疏忽,下面再来谈它。

有人说,这是运营商想经过收费遏止腾讯的开展。

这个说法其实很扯蛋。以腾讯当时的体量、收入规划、工业链规划以及银贷联系,若是不是一个天文数字等级的收费规划,现已不行能让企鹅帝国伤筋动骨。流量费这个坑太小,绊不了大象的脚。

有人说,这是坑人的公司,想赚更多坑人的钱。

这个说法明显过于情绪化。任何公司都想挣钱,但运营商若是仅仅想挣钱,有的是方法,不必这样你死我活。

要回答这个疑问,必须先搞清楚,运营商若是收了这笔钱,要花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填孔洞。填微信为运营商带来的收入孔洞和本钱孔洞,尤其是本钱孔洞。

收入的疑问重要,OTT厂商对运营商的要挟趋势不行阻挠,运营商也在预备应对,但这并不紧迫。

而在本钱疑问上,牵扯到一个要害的疑问:网间结算。

2010年,我曾在一篇报导中写过一句话,“自中国互联网遍及至今,接入商场大多数的恩怨、沉浮与对立,背面都与网间结算有关。环绕这一中心出题的争议之多,对立之烈,讨论者之众,远超其他工业疑问。”

在微信事情上,这个疑问也是一个重要症结。

而微信3亿用户发生的流量,不光给中国移动发生担负,并且由于中国超越90%的效劳器和骨干网都掌握在中国联通和电信手中,所以中国移动还要为微信的免费再买一次单。

这是一个大坑,并且跟着微信的用户添加,正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比拟靠谱的方法,就是向腾讯收费,用这笔钱来填这个坑。

这也是运营商为什么收费的最合理逻辑。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最着急的仍是中国移动,别的两家运营商要清闲得多的缘由。

第三、用户交了流量费,运营商为什么还要“重复收费”?

好吧,这是我比来听到最多的一个疑问。

但这个疑问本身,也是有疑问的。

好像前面所说,运营商与微信争论的对立焦点,不是用户要不要向腾讯交费,而是腾讯要不要向运营商交费。

若是是前者,那是一个触及面宏大的社会疑问,并且由于运营商现已向用户收取过流量费,再重复收费是不合理的。

但若是是后者,就朴实仅仅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业疑问,和用户没有直接联系。最要害的是,运营商向腾讯收费,也是有缘由的。

这也就是说,运营商修的路上,只需一家个人的汽车公司在拉客人,所以能够经过穿插补助,完成整体收入的平衡。

为了推进移动互联网开展,所以向用户收取的流量费其实是相对较低的,由于运营商能够在话音事务、短信事务、以及合作伙伴分红中取得补偿。

就像报纸和杂志,零售价其实常常比打印本钱还贵,由于还能够靠广告来补助。

但现在,与其他的互联网产物不相同,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事务,不再是运营商的事务弥补,而是逐步能代替彩信、代替微信、乃至将来代替电话,直到成为运营商传统事务的“掘墓人”。

曩昔,运营商拟定话音事务、短信事务等价钱的时分,是把个人的建网本钱、车牌本钱与频率本钱(这个本钱主要是国外运营商)、运营本钱等等悉数打包在内的,但现在,由于微信不必承当网络、车牌、频率等宏大的本钱,能够以这意味着,运营商本来的“穿插补助”来历都被掏空了。

那就不补助吧。横竖中国移动又没有入股腾讯。

但这下疑问出来了。微信3亿用户发生了宏大的流量,若是没有补助,只收取用户的流量费,运营商是赚不到钱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靠着中国移动的网间结算还好一些,中国移动乃至能够越亏越多。

所以,运营商傻了。

所以,中国移意向腾讯收的“流量费”,真实的了解,大概是用户交的流量费,与运营商本钱之间的剪刀差。

从道理上来讲,只需费用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是说得通的。由于终究微信运用了运营商的网络与资源,也不是运营商个人的公司,运营商没有责任为它也供给补助。

第四、中国移动挖了个坑,成果把个人给坑了?

疑问在于,中国移动没有直接跟腾讯说,你让我亏钱了,你来帮我填吧,而是遮遮掩掩找托言,成果把个人给坑了。

咱们都晓得,中国移动说法是,微信带来的“信令风暴”,正让中国的移动网络越来越堵,乃至有能够网络溃散。

这是真话。事实上,这个疑问的严峻程度,或许比中国移动所说的愈加严峻。

这个疑问过于技能,此处不再赘述,现已有许多报导进行了具体的阐明,在网上一搜便知终究。

明显没有联系。即便运营商向腾讯收费,也不能阻碍用户持续运用微信,“信令风暴”仍然还会存在。

这个逻辑过错,是许多人质疑中国移动的重要理由。

一些运营商内部的兄弟的了解是:能够是曩昔的习气,让中国移动以为,杰出着重网络的危险疑问,更简单导致政府及大众的注重与忧虑,然后取得更多撑持。但它疏忽的疑问是,当这个手法被附加在一个商业意图上的时分,反而会被外界视作给腾讯“扣帽子”,然后起到了与预期截然相反的作用。

惯性思想害死人啊。

第五、若是腾讯“被收费”,用户会不会也“被收费”?

这个疑问每个人都有不相同的观点。

从经济学上来讲,公司的本钱添加后,必定会转嫁给用户,才干确保本身利益不受损。所以从总量来看,若是被收费,腾讯要么下降个人的赢利率,要么只能添加向用户的收费。这是一个不行逃避的逻辑。

中国当时恶劣的互联网竞赛环境,决议了在很长一段时刻内,咱们还必定处于“伪免费形式”横行天下的局势。

所谓“伪免费形式”,即向用户供给免费的根底效劳,一起出售各种增值效劳包,并以用户资源为商品,在其他的环节挣钱,比方广告、流量倒入等。在QQ年代的腾讯便是如此,将来微信也不会破例。

说句半真半假的打趣话,不必管其他任何理由,也不必看任何国内国外的事例,只需有一个周鸿祎在那凶相毕露看着,马化腾哪还敢提收费?

第六、腾讯给监管者出了道两难出题

腾讯是怎样应对这件事的?

中移动下错棋,让腾讯取得了3亿用户的言论撑持,但这并不是治本之道。

由于只需腾讯的效劳器还在运营商的机房里,还运用着运营商的网络,它就一向不能真实脱离运营商而生计。即便变成再强壮的鲨鱼,仍然离不开根底网络这片海水。

所以,在本年两会上,马化腾提出,敞开网络建造。

这是直击底线的一着,但也给监管层出了难题。若是敞开网络建造,整个国家的信息通讯工业规划就能够受到冲击,国防、安全等范畴也会面对更大危险,但若是不敞开,移动互联网公司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跳过运营商,以“免费的午饭”一寸一寸炸毁运营商的防地。

第七、政府不出手,事态将怎样演化?

在曩昔的许多年,咱们现已习气了在几家大公司争吵不休时,坐小板凳上喝茶看戏,坐等政府最终出手决定定调。

但能够看到的一个趋势是,政府的出手正越来越少——至少在通讯和互联网范畴是如此。由于政府现已越来越精确地掌握到了本身的权利鸿沟:除了对商场要害次序的建立,以及对跳过法令鸿沟者的治裁,政府对商场干涉越少,工业反而越安康。

所以,咱们看到的是,在被一切网民痛骂的垄断职业中,两桶油、水、电等,供给给民众的产物都在提价,只需通讯是在逐年降价,而在互联网职业,免费为王更是一向没有任何改动。

当然,一个疑问随之而来,就是政府不出手的状况下,事态会怎样演化?

1、腾讯向运营商交费或许难以避免,差别只在于多少。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被扩大的外部言论走向,也将会成为两边讨价还价的砝码。

2、天底下没有真实免费的蛋糕。微信商业化是必定趋势,运营商收不收费,微信都相同会商业化,区别只在于,在不相同的本钱状况下,它的价钱计划能够会进行一些纤细的调整,仅此而已。

3、至少在很长一段时刻内,对用户来说,微信根底的效劳必定仍是会免费的,马化腾不会傻到收费,运营商更不会傻到逼马化腾收费。那些鼓噪“免费年代将完毕”的人,要么不懂,要么就是黑。

至于其他的改动,大略都已无关大局。

仅有的重要悬念,在于此次事情关于方针将带来多大的推进。

选号网小编话语:一件事情的发展肯定是有根据的,可是要想发展起来一件事前提也是很重要的,微信免费了已经很长时间,现在要是收费,让消费者如何接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