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收费传言被炒得热火朝天的同时,WIFI也被传言今年或将开始收费,我不得不说,运营商这到底是怎么了?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信号差,说到底还是投入不够。据悉,目前,除了完全自建的模式外,运营商也在探索WiFi社会化共享共建,一方面借助各地市政府提出的无线城市计划,利用政府资源来减少自身投资的压力;另一方面探讨与一些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业主合作合资的方式来建设WiFi热点。
初期,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运营商采用免费的方式。但时间一长,运营商感受到成本压力,特别是在如今利润空间日益缩水的挑战下,运营商扛不住了。如广东移动就迈出了收费的第一步。
但有多少用户愿意为收费WiFi埋单呢?选号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在家我有宽带,装个无线路由就OK;在路上我可以用3G网络。觉得WiFi没啥用,不会为了它付费。”白领徐先生表示。而上文提到的朱小姐则认为:“收费可以,但收了费之后,覆盖广不广、质量如何、网络是否稳定,这些就是我考虑是否付费的关键了。”毫无疑问,一旦走向收费,用户的要求将更“苛刻”,毕竟用户必须掏出真金白银。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Analysys Mason的统计报告表明,为了分流无线流量并拓展服务范围,目前全球已经有89%的宽带服务运营商部署了WiFi网络。Analysys - Mason 还指出,40%的运营商表示,WiFi不应当只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从目前运营商的收费方式来看,广东移动每月赠送用户1小时免费WiFi时长,超出部分则进行收费。既然走向收费是必经之路,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运营商可采用后向收费模式。他指出,运营商可以和企业用户合作,企业客户将广告信息推动给用户,并向用户提供免费的WLA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