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前后,中国移动将扩大规模试验网,启动TD-LTE主设备招标,计划投资200亿元左右,将部署20万个基站,到那时,这张网将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LTE网络,并会带动TD-LTE全球市场的发展。在TD-LTE发展路径选择上,讨论的焦点其实已经浓缩为一道令人纠结的频谱选择题:要F还是要D?
目前可供中国移动建网的频段有F频段和D频段,而F频段(1880MHz~1920MHz)又有基于原TD-SCDMA基站升级和共址新建两种方案。D频段是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全球主流TD-LTE频段,工信部也已明确该频段的共计190MHz频率(2500MHz~2690MHz)用于TD-LTE。F频段则是此前中国移动TD-SCDMA的主频段。
这样一来,中国移动的4G建网就有F频段、D频段以及F/D混合组网等多种方案。而对于设备商来说,D频段是新建方式,对大家来说都要从头开始,而F频段采用升级还是新建,则会在根本上影响设备商的利益格局。
D频段相对F频段的空间损耗多,全网采用F频段组网的站点数将比D频段少。但F频段现有TD-SCDMA和尚未完全退网的小灵通在占用,而D频段有着丰富而干净的190M带宽。因此从技术上看,在D频段建网,好比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难度相对较小,而在F频段上建网,好比是在一张现成的画上再画画,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建网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升级的难度大于新建。
而D频段是国际电联划分出的TD-LTE频段,几乎所有的主流设备厂家都有相关设备支持,有着更加健全的产业链。从长远看,D频段是中国移动无论如何都要抢占的战略频谱资源。
如果这次中国移动的20万个基站建设主要是F频段升级,就意味着前期在TD-SCDMA和TD-LTE试验网上获得较大份额的设备商,市场和份额优势将会持续,将继续在TD-LTE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中国移动选择在新的D频段进行全新的网络建设,那么所有设备商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上马TD-LTE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避免3G时代的困窘,把TD-LTE做成国际标准,为此还发起成立了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到目前为止,GTI已有51家运营商和44家厂商支持TD-LTE;全球已有14个TD-LTE商用网,63个TD-LTE试验网;中国香港推出TD-LTE/LTE FDD融合网络。
目前,TD-LTE虽然在日本、印度已经启动商用,但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影响产业链发展的力量。一些TD-LTE发展倡议组织的成员明确表示,只有中国这样的大国“率先垂范”,形成示范效应,TD-LTE才能依托市场迅速发展形成规模,才能尽快使商业化成本降低,才能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催化作用,TD-LTE才能形成国际化的成果。而要形成规模效益,显然在国际电联规定的D频段上实现更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