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谈论微信的出现为运营商造成了什么样的打击,但是,个人却认为不然,这其实是对运营商的提供的一次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环节逐步趋于成熟,整个行业的业务重心和收入重心,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从电信业务向互联网业务转移。“互联网公司CT化,运营商IT化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人士刘兴亮坦言,移动互联是一个多元与开放的时代,互联网市场、终端市场与电信市场之间的楚河汉界逐渐被打破,移动互联网正在引发整个互联网与电信业的重构。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规模达到3.6亿,业界预测2016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将超出PC互联网的网民规模。
除了互联网企业先试先行,国内运营商也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必然趋势。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类似服务,中国电信有“翼聊”,中国移动推出“飞聊”,中国联通有“沃友”。
事实上,语音业务一直都是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从Skype出现的那一天起,运营商都开始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传统的话音业务终究是向数据业务替代和迁移,而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出现,加剧了手机用户月均语音通话时长的下降趋势。
新上线的微信4.2主推的视频通话功能给运营商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只要有网络,手机有前置摄像头,使用者就能实现免费视频通话,没有漫游费,没有电话费,只有上网流量费。而Wifi与智能手机的“双拼”策略,则为微信等产品的流行制造了更多便利,也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传统的语音通话收入锐减的状态下,依靠微信等“免费”的网络通话,不仅能促进运营商的流量收入,更能刺激其他移动终端的服务的发展,“舍弃一部分语音收入,加速发展自己的同类产品。其实,运营商此类产品的融合通信特点更鲜明、沟通安全性更强,这些都是运营商的优势。”
微信,对三大运营商制造了机会,并没有之前所说的对运营商造成了何种打击,这实质上是对运营商自身的一种考验。
上述内容由选号网提供,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您的关注
北京生日手机号码 北京情侣手机号码 北京联通长市合一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