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宜兴用物联网打造“智能养蟹”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紧临湖,素来以养殖大闸蟹闻名,养殖水域超过五万亩。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蟹农们普遍反映由于人手的不足,影响到蟹苗的存活率和螃蟹养殖的质量。就在蟹农们犯愁的时候,2011年3月,由无锡移动、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宜兴市农林局、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的省内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悄然落户高塍镇鹏鹞生态园,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网络监控、传感设备帮助蟹农“智能养蟹”。
半年过去了,又到秋高蟹肥时,使用“智能养蟹”的黄师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今年蟹苗的存活率提高了15%,螃蟹的个儿更大,亩产量更高,市场价格也上了一个档次,我琢磨着自己的这几十亩蟹塘能比往年多赚好几万块钱呢!”
受益者不止黄师傅一个人,这里的蟹农个个竖起了大拇指。“智能养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众人的交口称赞中,本报记者走进宜兴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
都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斤汗”,可如今高塍镇的蟹农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足不出户就可以管理几十亩的养殖水塘。这不就是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在现实中的翻版吗?无锡移动用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网络监控,帮助蟹农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定位,采取远程智能操控手段解决问题。截至今年10月,已累计安装水质参数采集设备1000余个,投放数据采集行业应用卡100余张,覆盖河蟹养殖水域5万亩,服务水产养殖户1000余户,通过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实时监控6个养殖点。
远程增氧:蟹农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譬如溶氧量,绿色代表溶氧正常,黄色代表溶氧偏低,红色代表预警。 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智能投喂:蟹农用手机发送短信指令到中心平台,即可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投喂量为塘区的水产动物投喂饲料。指令发送后,不在现场的蟹农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塘区水面状况,避免误操作引发的损失。蟹农周宝银说:“以前投喂,每天两圈跑下来可是真家伙,一家四口都不够使,有了自动投喂机方便多了,按时点点鼠标就完事了,我家的几十亩水塘,不到10分钟就全部搞定!”
预警资讯: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塘区的历史数据积累,判断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通过平台向所有蟹农发送天气预警、水产物疾病预警等信息,提醒蟹农采取增氧、移植水草、清塘消毒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农”工作历来是国家领导和各级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程,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要求。
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待的大企业,无锡移动在物联网应用席卷全球的今天,立足于“移动信息专家”的定位,致力于以信息化助力地方建设的探索。今年8月,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和无锡市政府签订了共建无线城市合作协议,无锡分公司作为省内首个落地市分公司义无反顾地走在了前列。在他们的规划中,无线城市是个泛城市的概念,如何借助信息化惠及广大农村用户,帮助农村改变生活,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也是他们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于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宜兴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形成了“政府牵头、高校开发、运营商落实”的“政、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推进模式。
2011年8月份,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宜兴试验站正式落户宜兴市高塍镇,拉开了打造国内农业物联网示范样板的帷幕。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亲赴现场为试验站揭牌,她说:“现代高效农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有着‘先进、实用、增效’的特点,宜兴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平台,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今年9月份,宜兴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感知农业重点示范基地,并将获得发改委专项拨款用于支援感知农业项目发展。
“智能水产养殖”只是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冰山一角。政府的支持、领导的期待让无锡移动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他们将在花卉栽培、瓜果栽培、水稻种植、家畜养殖等各个领域展开全面的信息化探索,以物联网科技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上述内容由选号网整理,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今日为您带来的上海手机号码为:
333结尾上海手机号码 555结尾上海手机号码 777结尾上海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