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称为“霸王条款”的运营商月度清零资费设计开始被打破。
近日,上海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均开始推出手机上网流量“季度包”,即当消费者选择这种“季度包”之后,流量在一个季度内可以自动延续到下一个月使用。这是三大运营商首次同时打破之前流量月结的惯例。
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三大运营商同时推出这种流量季度包,未来有可能在全国推广开来。
此外,由于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流量业务正在快速增长,三大运营商对手机上网流量资费的调整,意味着其已开始在流量经营上做文章,正逐渐步入流量经营时代。
打破惯例推“季度包”
据报道,2013年7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就该市信息消费进行问卷调查。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查后发现,“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争议最大,近七成受访消费者希望手机流量能实现跨月度计费。
此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曾多次约谈相关电信运营商,最终促使上海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分别制定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流量套餐。
据了解,上海移动公司推出两档季度流量包,分别为30元包210M和60元包480M两档;上海联通公司只推出一档30元包300M套餐;上海电信公司推出的为流量卡,分为10元、20元及30元三档,分别包含60M、150M及300M流量。
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上海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公司的客服人员。
上海联通公司客服对记者表示,要想叠加这种季度流量包,需要把之前叠加过的流量包取消,而且消费者开通这一业务后不会马上生效,本月开通下月才能生效。
上海移动公司的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以前叠加的流量包可以继续叠加季度流量包,而且两档套餐可自由选择。
上海电信的客服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只有流量卡的季度包,还没有推出手机叠加的季度流量包,推出之后会另行通知。
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对上海三大运营商推出流量季度包褒贬不一,有消费者认为是换汤不换药,有的则认为较好,建议全国推广。
曾韬对记者表示,这次套餐资费调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相比此前的流量计费,对消费者还是有不少好处,起码选择空间增大了,而且加上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或许不久将在全国推广。
向流量经营为主转变
此外,业内有分析指出,这一套餐资费的调整意味着,三大运营商正在逐渐步入流量经营时代。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每个消费者的月均移动通话量下滑明显,移动本地和长途去话MOU值(平均每个用户每月的通话时长)同比分别下降6.2%与5.4%,移动语音业务实现收入4476.1亿元,同比增长1.9%,比2012年同期回落3%。而且移动语音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例由2012年同期的44.6%下滑至41.9%。与此同时,移动短信业务量也在下降,2013年1~11月同比仅增长1.6%,其中点对点短信同比下滑12.9%,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4.5%。
与此同时,流量业务却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完成11.86亿G,同比增长70.6%,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36.5M,同比增长48.1%;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55.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由2012年同期的11.6%提高到16.6%。
对此,有分析指出,三大运营商的通话和短信业务的增速都在下滑,而数据流量业务贡献正在快速增长,这迫使三大运营商开始在流量经营上做文章。随着3G网络不断完善以及4G网络的建设,三大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意识也越来越强。
中国移动在其2014年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转型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动由语音经营为主向流量经营为主转变。
野村综研通信战略部副总监陶旭骏对记者表示,互联网的内容应用服务对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模式影响很大,目前美国已经有一些通信运营商在制定套餐时开始以流量定价,通话和短信业务反而是免费试用,这与我国的运营商以语音和短信业务为主的模式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