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本站导航
上海移动
上海联通
上海电信
网站服务
 
热门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休闲

“秘密”注册无需验证 手机号遭冒用

2014-04-23 11:27:01 来自: 北京娱乐信报

  一款名为“秘密”、号称“朋友圈匿名爆料”的手机APP最近在网络上走红,很多人把平时不能说的、不敢说的心里话在“秘密”上倾吐。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秘密”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其抓住了人的求知欲和窥探隐私的心理;法律界专家则表示,使用这样的软件既有一定安全隐患,如果发布的内容存在侵权还应承担法律责任。

  手机号码被他人注册

日前读者刘先生向记者抱怨,这款“秘密”软件已经快把自己逼成侦探了。

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单位里的同事前段时间开始流行起“秘密”APP,爆出了同事间的不少八卦,闹得整个公司里暗流涌动,好多人都在猜测这些秘闻是谁捅出来的。刘先生也想尝试一下,于是用手机下载了这款APP。没想到,用手机号注册时却傻了眼:软件提示他,自己的手机号已经被注册过了。

手机一直在自己手里,怎么会有人抢先注册呢?刘先生这才发现,“秘密”这款APP的账号注册只需要填写手机号码,不需要对填写的号码进行手机验证。刘先生随手输进一串11位数字,“秘密”居然也认可了这个“手机号码”。想来是哪个认识刘先生的人抢先一步,用刘先生的手机号注册了“秘密”。

由于注册账号后软件会自动导入手机通讯录内的信息,所以虽然用的不是自己的手机号,但刘先生也可以看到自己朋友们的匿名爆料。由于没有人存储了这串随意输入的数字,因此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爆料”罢了。

刘先生表示,自己其实没有匿名爆料的打算,因此对能否在“秘密”上发声不太介意。不过他也有点担心,自己的手机号有很多人会保存在通讯录,万一有人用自己的手机号匿名说了些不该说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要担责任?

“精确定位”查身份?没招


在“秘密”里,只要手机通讯录里存了某电话号码,就能看到以这个电话号码注册并发出的所有言论。“秘密”同时还规定,只有当用户有三个以上“好友”(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在使用“秘密”的时候,“秘密”里才会显示出来自好友的消息,否则只能显示一些有成百上千人“点赞”但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热点信息。

为了看看别人用自己的手机号说了些啥,刘先生又找来一台智能手机A和一台平板电脑,清空通讯录,然后分别下载“秘密”并随意编写号码进行注册。接着,刘先生把自己的手机号、第一次随意编写的号码以及平板电脑注册的号码加进智能手机A的通讯录。这时,刘先生智能手机A里的“秘密”好友(通讯录联系人)已达到三个,肯定能看到别人用自己手机号发布的内容了吧?没想到登录之后发现,“秘密”里显示的信息跟自己第一次注册时看到的内容没什么区别,都是自己公司或者朋友之间的爆料。

原来,如果“秘密”用户的好友(使用“秘密”的通讯录联络人)较少时,好友发布的信息会和好友的好友发布的信息一起显示在“秘密”上。

“我觉得我是查不着人家用我手机发些啥了。”刘先生觉得,如果找来更多的手机、注册更多的账号还是有可能查到的,“如果找出一个手机号码发出的"秘密"很困难,那别人冒用自己的手机号应该也不会牵连到自己头上吧。”

  “秘密”发内容没“底线”

现在,“秘密”已经成了IOS平台上排名第一的手机社交软件,到底是什么让这款软件如此火爆,还有人“抢注”别人的手机号呢?记者下载注册“秘密”后,发现里面的内容确实称得上是“辛辣刺激”:对公司和老板的抱怨、对社会的不满、各种八卦消息,甚至是色情内容和评论。

“晚上在朋友家玩大冒险,输了全裸从12楼走到8楼,走到9楼发现居然有个摄像头,于是我灵机一动半闭眼睛张开手装梦游。”这是被“秘密”用户们“赞”的热点秘密。“秘密上的爆料太可怕了,我看完第一反应是把我前男友的手机号注册了,不能让他在这上面把我的事爆出来。”

尽管“秘密”发布公告称,对于“点名恶意人身攻击的内容”将给予封禁处理,但记者在“秘密”上发布消息时,发现其对于用户发表的内容并没有限制。

那么,“秘密”的发布者身份有没有被泄露的危险呢?“秘密”运营商表示,“秘密”中没有用户名,没有头像,用户可以发布文字、上传图片。用户在看到其他人发布内容的同时,无法知道内容的发送者是谁,只能被提示内容来自“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运营商称,所有隐私信息会经过单向加密及盐处理(一种已证明不可逆转的处理方式),确保即使在数据被盗的情况下也不会被解密。即使是内部人员包括创始人,也无法得知信息是哪位用户发布的。

  盗用手机号码发广告?没准

就在刘先生放弃调查这个抢注自己手机号的“冒牌货”之后,一位同事的发现又给他带来了新的线索。刘先生的同事告诉他,自己在“秘密”上看见一条“来自好友”的代购化妆品的消息,内容和时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购”差不多,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是留下来一个QQ号用于联系。从QQ号上看,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联系到刘先生的遭遇,同事突发奇想:莫非有人冒用刘先生的手机号,是想给所有保存刘先生手机号的“秘密”用户发广告?

由于“秘密”的注册不需要手机验证,冒用别人的手机号码给别人“群发”从广告推广的角度讲似乎确实很有吸引力。一个常用的手机号可能被数百上千人存为联系人,获取手机号的时候又能通过手机主人的身份推断出凭借这样一个号码发送的信息会被推送给什么样的一个群体。如果“秘密”能够继续红火下去,冒用别人手机号码发广告说不定会成为社交推广行业梦寐以求的“精确制导”推广手段。

记者发现,一些比较“著名”的号码,例如北京电视台的新闻热线13901234567就已经被人抢注,所有通讯录里存储了这一号码的用户都能接收抢注者发来的“秘密”;同样,如果有人用某家餐厅的外卖电话注册,也许一条“秘密”可以瞬间传遍附近的居民、上班的白领,而收到信息的人只会把发送者当成某位朋友。

  “匿名”诽谤不担责?没门

“看着很多人玩"秘密"玩得很high,但我永远不会去装这样的软件,这里面把人性特别阴暗、猥琐的一面展露出来,而且还告诉你,这些龌龊的人就真实存在于你的生活当中。”王小姐告诉记者。

既然“秘密”里手机号被冒用的风险难以避免,如果有人冒用自己的手机号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机主会不会承担法律风险呢?记者咨询了法律界人士。专家介绍,从法律上讲,“秘密”的所谓匿名性质对于散布谣言、诽谤等信息的处理和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现有社交工具是没什么区别的。

专家介绍,由于冒用他人手机号注册“秘密”在技术上非常容易,那么即使受害人从运营商处提取了诽谤者注册用的手机号,在法庭上认定诽谤者的身份也会非常困难。专家建议,“秘密”的运营商可以考虑增加一个短信验证的环节防止他人冒用手机号,或者允许机主通过手机短信验证来“找回”自己已经被他人冒用的手机号,以避免各种纠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