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欲屏蔽手机信号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学生吐槽。更令人不解的是,个别家长也有抱怨。
眼下,智能手机几乎是中学生“标准配置”,校方缘何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细细分析,不难读懂其背后的良苦用心。
校方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过度使用手机,一部分沉溺于手机娱乐,有的在上课期间刷微博、打游戏、看球赛,更有甚者,下载不良内容并相互传阅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造成视力受损、相互攀比、成绩下降。
为破解这一难题,校方尝试了多种教育方式,效果均不理想,最终才不得已而为之。
手机便利生活,还可以成为教育的有益补充,这是事实。一些家长和学生之所以提出质疑,原因也在于此。但也不可否认,许多学生并未把手机真正当作辅助学习的工具,反而助长了浅阅读和浮躁情绪。
手机带来负面元素和不良信息,家长也都知道。但在从众心理作用下,对孩子买手机、用手机的行为,从不情愿到不得已,从无所谓到很无奈。因此,对于校方这一看似过激的做法,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泼冷水,要多一分理解和支持。
学生手机管理是个大难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过禁用手机、没收手机、砸手机等过激之举。相比而言,泉州一中的做法温情了许多。学生想联系也好,想求知也罢,走出校园,还有大把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校方屏蔽手机信号,不只是学生不方便,老师亦然。如果教师能迈过这道坎,学生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