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手机实名制已经从去年9月份正式实施,但通信运营商未严格执行词制度,诈骗分子从经销商处购买无实名电话卡进行诈骗,屡屡得手,公安机关打击诈骗面临追查难等问题。29日,记者联系网上淘宝店家及实地走访手机卡销售店发现,不提供身份证即可购买开通手机卡的现象依然存在。
诈骗人钟爱福州移动手机卡号
此前,记者从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台江分局和上街分局处了解到,近期发生的这五起“猜猜我是谁”类型典型诈骗案件中,嫌疑人所使用的手机号全部都是归属地为福州的移动公司手机卡,且均无任何实名登记信息。
据办案民警介绍,从近期接到报警的“猜猜我是谁”类型诈骗案件情况来看,嫌疑人使用福州移动手机号码实施诈骗,使福州本地群众更容易受骗。“这些诈骗分子多分布在广东省,他们冒充受骗人的领导、亲友,由于现在不少智能手机能显示外来电话的归属地,因此他们就想到购买当地的手机号码进行诈骗,成功率较高。”该民警介绍。
记者调查:
少数店家仍无需实名登记
国家工信部在2013年9月1日起正式要求通信运营商实施手机实名登记制度,即新入网的用户购买的手机卡都需实名登记后才能激活使用。
现在,一般人要购买新的手机卡,通常可以在通信运营商官方网站的网上营业厅或实体营业厅、各授权代理销售商买到。根据相关规定,购买手机卡,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进行登记,方可开通激活。但记者拨打移动公司客服电话10086咨询后得知,如果本人暂时无法前往移动营业厅办理实名登记手续,也可以通过网上营业厅的“身份预登记”,暂时开通手机卡的基本通话和短信功能,后期有空再前往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
这一点,记者在向淘宝网手机卡销售网店店主核实的过程中得到证实。不少网店店主告诉记者,原则上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但如果不愿意提供本人身份证,也可以由店家“帮忙”激活使用。一名淘宝店主还说,“预登记不等于实名登记,今后如果你不想要这张卡了,直接停用就行了,也无须去营业厅办理销户手续。”
其中,一家淘宝店主向记者提供了近30个福州地区移动手机号码卡,包含邮费在内,每张100元。当记者询问是否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时,店家称,“拿到卡就能直接用,都已经激活好了”。
2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利嘉城,这里聚集了众多销售手机卡的商家。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商家都要求提供本人身份证,但在记者多次追问后,依然有个别商家松口,答应“帮忙”激活。
在大利嘉城一楼的一家手机卡销售点,记者从店主提供的手机号码中随意选择了一个,并表示没有身份证。该店主起初不同意,但经不住记者多次“恳求”,终于同意将“159”号段的移动手机号码以30元卖给记者。随后,店主将手机卡插入自己的手机进行激活,过了二十分钟左右,经记者现场测试,这张手机卡已可入网使用。
同样的情况在联通、电信方面也存在。记者在大利嘉城二楼的一家销售网店也成功花了60元买到一张联通手机卡,号段为“130”。该店主称,这张手机卡插入手机后,12小时内要拨打一通电话进行确认,否则会被系统锁住,无法再次开通。
在淘宝网,记者向一家销售电信手机卡的客服代表询问,能否不提供个人身份证开通使用,该客服表示,可以提供用于预登记的身份证号码给记者使用,或者直接由他们开通好以后快递到记者手中。据透露,一个身份证能开通10个手机号,“随便登记一个有效的身份证号就能使用,大家都是这么操作的。”
一个“预登记”,让工信部要求的手机实名制名存实亡,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其中的漏洞,成功绕开实名登记制度,令警方无从追查。
此外,作为通信运营商,在执行实名登记制度之后,如何严格保护用户信息不外泄,使之成为诈骗分子利用的工具,也是摆在有关各方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