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觉得寂寞。
起烦恼时,要回光返照—退步原来是向前。
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著想,便是慈悲。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与牺牲。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往往在于———人太喜欢用言语造门,用心打锁。
多数人在缘生缘灭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来。
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终归毁灭。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给人希望,不要给人绝望。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逃离困境就是远离菩提。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
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放下便是解脱。脱离我执及一切妄想分别坚固执着,便是涅盘。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静心短信)
忍辱多福。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若不能契入空性慧,则持戒忍辱布施禅定精进...种种善业,皆是无明。
古今庸人,败于「惰」字。古今才人,败于「傲」字。
智者改过迁善,愚者耻过逐非。
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不能放下自己的错误执着观念,你就永远拿不到佛法的真实智慧财富。
朝向阳光,就看不到阴影。
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将眼光放远些,福祸本无定论,一切逆境,未尝非福,看你怎么用心而已。若仅就人生某一部分的影响,来判断一生的成败,即属愚昧。
命运加给人的不幸,还有避开的可能,但自己加给自己的不幸,却无挽救之路。
幸运只帮助努力的勇者,若将失败归咎于命运,那才是真正的懦夫。
勿以容貌的丑陋为耻,而应以内心之丑为耻。
自己的“短处”不可遮掩,一遮掩,永远是短处了;自己的“长处”不可夸张,一夸张,便不是长处了。
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找事。
被人责骂心尊敬,他人诽谤心无诤;说我短处心承认,若来打我心中清。
人的一生,面对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朝什么方向前进。
外界的鼓舞毕竟有限,内在的鼓舞才是绵绵不绝的。
谦虚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踩低了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胸怀。
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众生的一切不幸,都起源于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屋子之内安和度日。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我们拥有的一切之中,所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
假如你的心灵没有缚上夹板,那么,一点也不算残废。